【德国华人】华人美女悦读德国的精彩人生:董事长、专栏作家、翻译家、育儿专家、贤妻良母

杨悦:漫步人生,悦读德国 

作者:夏青青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第一次见到杨悦的时候,我想到这句话,知道她走过很多路,也读过很多书。

初识杨悦 文如其人
那是2018年的秋天,德国《华商报》组织第六届编者·作者·读者联谊会,见到多位神交已久的文友,杨悦是我第一眼就认出来的一位。她圆脸短发,清纯洁净一如少女,然而举止沉静安详,不经意间散发出经过岁月沉淀的书卷气,正是我心目中《悦读德国》专栏作者的样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直觉气味相投,自然并肩而坐,交谈之下,得知还是同年,愈发相见恨晚。

本文作者夏青青(前排左一)与杨悦(前排左五)参加德国《华商报》2018联谊会

 

时隔半年,今年五月我们一同参加两个文学研讨会,先在法兰克福再度聚首谈笑晏晏,继而畅游南法,鲁纳河畔并肩散步闲话里昂,阿维尼翁品尝美食微笑举杯,留下更多美好回忆。

杨悦的散文集《悦读德国》今年春天正式发行,在法兰克福她赠送我一本样书。打开扉页,我楞了一下,不是因为题词内容,不是因为笔迹工整,而是两枚印章以及整个扉页题赠的构图。中间五行题词,右边正中稍下的位置一枚印章刻着篆书“杨悦”,左下角的那一枚则刻着“杨悦赠书”。整个画面显然经过精心设计,赠书人的艺术修养跃然纸上。

旅途中展读文集,更加深了对她的了解。从文章内容不难看出,杨悦喜欢美术,爱好音乐,会驱车上百公里参观心仪的画家展览,会沉浸古典音乐浑然忘我乐不知返。当然杨悦不是方外之人,她身在红尘对德国社会细致观察,作为母亲对教育问题,作为子女对养老问题,作为创业者对商场职场,皆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看法,她的文集是深入了解德国社会的极好途径之一。

五月相约,六月下旬,我从慕尼黑北上,来到杨悦生活的杜伊斯堡附近的小城,我们一起度过一段愉快时光。

本文作者夏青青到杨悦公司采访

 

商界中的文化人

 

清晨,杨悦开车到酒店接我,我们先去参观她的公司。她和先生创立的公司在小城的工商园区,一座独立的楼房,有仓库,有办公室,颇具规模。而杨悦还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踏入公司大门,立刻眼前一亮,整座楼粉刷成橘黄和天蓝两色,色调明快亮丽柔和,完全不同于公司常见的白色,令人耳目一新。楼梯间一盆巨大的绿植,枝干从底楼伸入二楼,不久当能触摸天花板。杨悦介绍说,这是公司开业时朋友赠送的礼物,本来是小小的一盆,跟着他们几次搬家,不知不觉长成现在的规模。

迎门一个不小的屏幕临墙而立,循环展示着不同流派的世界名画。这个设计对于一家科技公司太特别了,我站在那里观看几分钟,多次看到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作品,我早从杨悦的文集中得知这是她极其欣赏的画家,所以并不意外。见我非常喜欢这与众不同的安排,站在身边的杨悦露出幸福的微笑,补充说,这是公司搬到这里时,她先生——杨悦口中没有艺术细胞的理工男,悄悄为她安排的惊喜。此后她每次跨入公司,都会停留片刻,体会最初的那份惊喜和感动。偶尔他们夫妻会并肩站在这里欣赏名画,并跟与他们一起成长的绿植无声对话。

参观过楼下的办公室,我们踏着特制的橘黄色楼梯板上楼,来到同样黄蓝两色的二楼,见到了杨悦口中的“理工男”,公司总经理卢序,一位儒雅帅气的中年男士。卢杨同年,才貌相当,一对璧人。若干年前办理来德签证时巧遇,数年后在德国并蒂花开结为连理。卢先生的办公室里悬挂多幅他们的女儿送给爸爸的画,在一条走廊里见到更多二人掌上明珠的作品。笔法或许稚嫩,构图也许简单,但勾画出的幸福既不简单,更不稚嫩。

走进杨悦自己的办公室,办公桌对面柜子里放置各种工作文件,其中一格放着一摞子CD和音响设备,办公桌左面柜子里放了两排刚刚寄到的散文集《悦读德国》,右面临窗挂着著名的歌德油画像,左面墙上有几张美术展览的海报。环视办公室,我形象地看到杨悦的生活,一边兢业工作,一边勤勉写作,一边徜徉美术天地,一边沉浸音乐世界。

参观过楼下的仓库,跟几位员工简单谈话后,我们到小城步行街闲逛,走过街心拍拍雕塑,路过市场看看摊档,最后走进一家河边的咖啡馆,在临河的露天花园里停下脚步。微风轻拂,层层叠叠的爬山虎荡起层层涟漪,悠悠绿水挽起条条垂柳凌波起舞,河边的空气清新似初生的嫩叶。一张小小的方桌旁,我们相对而坐。以手支颐,我静听杨悦讲她走过的路,读过的书。

德语世家的重庆妹子

 

面对杨悦,我会想到“恬静”“淡然”“温柔”以及诸如此类的形容词,我最不会想到的形容词可能是“辛辣”,然而杨悦却是地道的重庆妹子,生于斯长于斯。她出身学术名门,父亲杨武能教授是德语翻译界的泰山北斗,曾经获得德国总统颁发的德国功勋奖章,母亲王荫祺女士同样是知名的德语教授。杨悦在这样的书香之家长大,妹妹比她小九岁,她好些年是家中独生女,是父亲母亲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可是她自立自强自爱,丝毫没有沾染公主病,她在德国自主创业生存打拼的经历便是最好的证明。

杨悦与父母亲一同参观埃森克虏伯别墅纪念馆 (Villa Hügel)

 

儿时,杨悦有段时间跟着爷爷奶奶在重庆厚慈街生活,父母亲住在位于郊区的四川外国语学院。一次父亲回家,见到爷爷奶奶在街上追着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小杨悦喂饭,立刻决定要把杨悦领回川外,不让她再跟祖父母生活。在祖父母示意下,叔叔护驾抱着她回家,小杨悦一路哭喊回到父母家中。在家中父母并不严厉,对她没有诸多苛求,既没有要求她做多少家务,也没有强迫她读多少书,但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身教更胜言传。杨悦父母买了很多少儿书籍放在家中,任她自己选择阅读。母亲当时在川外教授学生德语口语,天天在家中手拿德语书籍朗读,一句句录音,反复听,反复更正。上课前请男学生来把那庞大的录音机搬下楼,搬到教室,下课后再搬回来。父母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影响了杨悦,她从小聆听德语经典,长大后顺理成章地子承父业攻读德语。

杨悦父母皆在川外德语系任教,杨悦就近在川外附中读书,毕业后放弃了保送北外或上外的机会,选择留在川外学习。杨悦在青少年时代便展现写作才能,她从小喜欢写作文,文章曾被刊登在川外院刊上。大二时,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德语征文比赛,要求学习德语的学生用德语写作。杨悦参加征文比赛,初试啼声获得一等奖。法兰克福来的外教把她的获奖作品推荐给《法兰克福汇报》,在德国报纸上刊登,一时传为川外佳话。杨悦来到上海领奖,引起组织方和其他获奖学生的注意,大家好奇地询问她“是否熟识川外的杨武能教授?”,从此德语界人士皆知杨武能教授后继有人,杨家夫妻父女都是德语界的佼佼者。杨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华西医科大学担任德语老师。在此期间,她跟父亲一起翻译《格林童话》,她负责大约三分之一的工作,跟母亲合译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一跃而成为德语翻译界的新秀。

1992年杨悦负笈海外,来到马尔堡留学深造。虽然杨悦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可是工资不足以负担女儿留学生活所需,而且好强的杨悦在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也坚决不愿意再向父母伸手。为了生活,杨悦在留学之初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从私人家庭到中国餐馆,不一而足。不久为了找工作方便,转到杜塞尔多夫大学,同时也来到办理签证时认识的心上人身边。杜塞尔多夫是一个华人比较集中的城市,有很多台湾人开的公司,杨悦经来自台湾的好友介绍,加入一家电脑公司工作。她非常珍惜这个工作加学习的机会,努力工作,努力成长,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在短时间内她熟悉了业务,凭实力创下业绩,获得同事好评客户赞誉,积攒下广大人脉。

留学生时代的杨悦

 

下海从商 美满人生

 

1996年为了生存和定居德国,学文出身的她几经考虑,决定自己成立公司,从事与电脑有关的贸易工作。创业伊始,父亲是最大的支持者,提供了大半的注册资金。为了省下律师费,她自己跑各个部门,办理各种繁琐的申请手续。开业之初,杨悦单打独斗,独行侠,一个人负责全部事务,从联系客户,拿下订单,采购货物,接收订货,打包发货,收取货款,支付账单等等,全部亲力亲为。她说衷心感谢信任她支持她的客户,公司成立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

大学生情侣利用学生优惠票游览鲁尔区

 

公司一路发展良好,开业半年后她先生卢序辞去在台湾公司的工作,加盟自家公司,小夫妻并肩作战。第二年公司聘请了两位员工,扩大经营项目,六七年后搬离第一家没有仓库的办公地址,来到小城的工商园区,随后建立自己的生产线,创立自家品牌,公司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几年后再次搬迁,搬到现在的地址。

杨悦的先生同样出身学术名门,双亲都是大学教授。他本人计算机专业毕业,是专业对口的人才,夫妻经营公司有商有量,杨悦尊重先生的专业意见,卢序欣赏妻子的经营才干,两人合作,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现在他们为超过三十名员工提供就业机会,承担起企业家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2003年他们的爱情结晶降临人间,生活相应出现转变。成为母亲后,杨悦渴望拥有更多时间陪伴女儿一起成长,几经讨论她改为半天工作,不再过问公司的采购、销售等细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财务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卢序也习惯了妻子不是时时在身边,帮助参谋具体事务,但是遇到重大事情还是会征求妻子意见。

“你这么做,真是非常明智!”听到这里,我由衷赞叹。不放弃工作,就不会跟社会脱节,不会跟先生没有共同语言,同时一定的距离给彼此更多的自由空间,是非常理想的生活方式。

随着女儿的出生和成长,杨悦的生活也增添了更多内容。为了陪女儿学钢琴,她开始接触古典音乐,不可救药地沉醉其中,会开车数小时去听音乐会。一路陪伴女儿学习,参加比赛,尽量不给女儿压力,不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想起在办公室见到的她女儿的绘画作品,我有理由相信,杨悦夫妇对女儿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的女儿兴趣广泛,全面发展,具有相当的独立生活能力,上个学期独自到美国做交换生。虽然这次没有见面,可是我相信她是一位可爱阳光的女孩。

旅居海外多年,享受古典音乐,享受大师名画,杨悦萌生分享的念头,她从2010年中秋节开始在新浪写博客,分享海外生活点滴,分享欣赏名画的感受,分享聆听经典的喜悦。她的博客引来众多粉丝关注,点击量节节攀升,现已超过120万。自2011年起,她开始为德国《华商报》撰写专栏《悦读德国》,从多方面多角度切入,分享自己在人生路上悦读德国的体会和随想,获得广泛好评。

杨悦与女儿在法国巴黎近郊吉维尼莫奈公园

 

2018年,她整理历年文稿,出版散文集《悦读德国》,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发行。出版社对她的作品相当重视,组织了隆重的读书会推介新书。她父亲杨武能教授亲自出席,并称女儿为“自己最好的作品”。

杨悦散文集《悦读德国》封面

 

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幸福,美好的日子也是一样的完美。我们见面那天,温度宜人,不冷不热,清风徐徐,河水潺潺,花香氤氲,小鸟啁啾。在这样的一天,打量对面眉目姣好温柔微笑的女子,深觉世界是可爱的,人生是美好的。

结账离开,想再去散步时,猛然发现时间已经不早,我该赶火车奔赴下一站了。携手湖边悠然漫步的约会,只能期待日后了。

杨悦开车送我到车站,火车徐徐开动,带我奔向远方。倚在窗口,我又一次打开杨悦文集,浏览各篇题目,回忆文章内容,字里行间杨悦身影翩跹,文字以外杨悦语笑嫣然。“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往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潜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中和文字里。”轻拂发丝,回想三毛的话,我由衷颔首。

火车奔驰,书页翻动,窗外掠过大片大片的草地,各色野花烂漫盛开,一瞥而过的印象俨然莫奈笔下风光,恬静且安然,心头响起一曲巴赫,宁静而明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