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德笔记】睦邻有趣的“邻居节”,是外国人融入德国好机会

原标题:陪留德中国中学生吃早餐

邻居节是融入社会的平台

作者:西王

 

六月二号,周日,礼仪
上周去一家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Sachsen)山区的学校(属于ASG – Anerkannte Schulgesellschaft mbH ASG,公益教育集团旗下的一个语言预科班机构),目睹华人中学生听课。

过道两边墙上张贴着荣誉榜,某某学生德语达到高标,某某毕业后甚至被瑞士高校及慕尼黑理工大同时录取。我相信任何一家愿意接受外国新生的中学都会展示类似的荣耀,但真正吸引我的却是从走进餐厅开始。

陈老师在一排餐桌前拉出一张凳子,坐下,说,这是我的座位,只要不外出,每天七点我都准时到达这里,陪同孩子们吃早饭。

我好奇,有这个必要?

一方面是因为我的到来可以“倒逼“部分睡懒觉的孩子准时到位吃早点,另一方面我们从用餐开始身教言传,让初到德国过上集体生活的中国孩子,每天有机会一点一滴了解用餐时的仪式。

比如,进入餐厅面对德国阿姨guten Morgen?到了餐桌应把自己的大衣和书包放那个地方?吃饭有几道,该先拿哪个,同时知道每次往自己碗盘碟里放多少为合适?女老师也进来用餐,她又特意走向你,你如何上前握手,甚至自然地与她拥抱?——陈老师如诉家常。

每个孩子都是极为宝贵,也是可以长大成人的,在长大的过程里,如果有机会时常经历这样的仪式,就容易增添崇高感。习以为常了,他们将来面临社会和家庭生活,在需要互动的语境里,也会因此更有自信,感到生活更美。

我也不由得为陈老师“每日七点准时到位”而鼓掌,日日到,不容易。

 

六月十八号,周二,快报
陈老师这些天喜事连连,又是“娶媳妇”,又是“嫁女儿”,开心得嘴都合不上了。六月份这段时间正好是老生毕业期,又是新生录取时段,便有了如下这般捷报频传:——快报:神一样的速度!今天还在陪小吕同学和她父母游览布拉格!15号刚拿到德国高中毕业证书,就收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录取通知书!高中毕业总成绩1.7分,就是霸气!

今年毕业典礼上,来自北京的张兰同学及家人与我们老师的合影

 

幸福时刻!今年参加德国巴博斯贝格高级文理中学毕业典礼的中国家长也是最给力的!11名毕业生家长全部盛装出席,不远万里地欢聚在柏林!

—— 快报:李泽明同学,德国高考总分1.6,11名中国学生中排名第一,120名全体毕业生中排名第八!刚刚也收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录取通知!难道大学发录取通知书也“Ladies first”? 好事成双喽!

—— 快报:我校来自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的杨一帆同学获得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录取通知!嘿,四喜临门呀!

—— 快报:我校来自北京的的成炳锋同学获得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录取通知!哇,五福临门!

—— 掌声响起来,昨晚舞台上的你们最美!潇洒的身姿,靓丽的身影,难忘的今宵!孩子们,走出巴博斯贝格高级文理中学的大门,拥抱世界吧,它现在属于你!

那天我遇到陈老师,他喜不自禁,却告诉我一个小秘密——“对,这只是第一轮!每个人都会收到几个录取通知,不过第一份录取书最让人欣喜。”

自古,金榜题名都是学人的梦想 ,而在人生成长过程中,能及早经历到离开父母,在海外独当一面,并且如愿以偿斩获锦旗 ,能不自豪吗?那么,同学们是如何“自立”的,陈老师透露,他们到达德国语言预科学校的头一个周末,就会跟着老师走路去小镇上的火车站,了解如何买车票、周边有哪些“大”城市、进出车站注意事项、到了彼地如何坐车返回。

原先在家里跟着父母出行,他们有可能是上了宝马车就只专注手机游戏,到了旅游景点还要抱怨没有意义的“小祖宗”。但在寄宿学校,一切归零,大小事都必须亲历亲为。好在,孩子们其实都愿意同学间的互相交流,以前在家里他们可能是宠儿,在集体生活环境里,他们俨然小主人,自己要对自己负责。我有机会被陈老师带着去实地看了两位同学的宿舍。

推开宿舍门,一间小屋里左右各一张单人床,被中间一张简便写字桌隔离,房间里内设卫生间,正对面的窗户可以看到远山,空间虽不是十分宽敞,却足够明亮,基本设施俱全,感觉就是在邮轮客舱里。这间宿舍入住的两位女生正巧都是浙江嘉兴人,两家的父母同为当地民企老板。“想家吧?”我随口问一句,估计她们常会寂寞地哭鼻子。

“没有的事,我们想家了就跟家里视屏一下,在这儿其实蛮开心的”。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哦。

说到视屏,绕不过手机。如今的家长最怕孩子一个人痴迷玩手机消耗青春,他们会问,如何管理?

这个好办,统统交公。陈老师从柜子里取出装满手机的盒子给我看。原来如此啊,还真的是铁打的纪律。

陈老师诙谐地补充解释说:咱们还是会顾及信息社会的需求,孩子们一早交出手机,下午三点 可以拿回去使用一个半小时的。呵呵呵……

 

六月二十二日周六,摆上

 

 

七个半月大的男孩子“小熊兔” 头一回到莱比锡外婆家,住处正好与十几家德国家庭比邻而居,昨天这个周五,碰巧相遇一年一度的夏季邻居节,他面对陌生环境,不哭不闹,还喜欢看花花草草,见人又乐意笑,一下子便混入了德国人的社交圈,竟然成为“小明星”。

德国人做事还是彰显专业性的,早一天就搭起了帐篷,摆好了长条桌和各种形状的凳子,挂起了小角彩旗,有专人负责把电子版的邀请电发到相邻的各家各户,通知开幕为19点。

据说这个邻里间的活动,意在联络感情增强互信,最早源自莱比锡马普所牛贝尔教授创意,十三年前他买了块私人土地较大,又恰恰被十几户人家“包围”,既安全又突出重点,他乐意一年一次提供场地给公众。头一回办那会儿,他还去请了两位附近的警察一起碰杯,所以后来的人住进来邻居越来越多,人们误传“咱们这儿的邻居节受警方保护。”

邻居节的布置:搭帐篷,摆长条桌,挂小角彩旗

 

本周末这一次,天气特别好,熊兔又是头一回参加邻居节,我们为此准备了两大盘龙虾片,100只饺子。邻居们一品尝,哇塞,中国功夫来了!便不由自主走过来与我们握手,小熊兔还小,坐在推车里笑盈盈的,自然成了香饽饽。

邻居节在于邻居互动,全体主推的佳肴毫不犹豫仍然是烧烤,可每家凭自己的参与热情和拿手活,准备些各式不同的食物。可能由于天气热,今次西瓜成为主角。

西瓜成为邻居节上主角

 

在这个场合看不出谁跟谁地位特别,各家没有优劣,不比贫富,教授、土木工、医生、家庭妇女、律师、保姆等,统统见了面互相握手致意。组织工作能力出色的是阿胖,这位DHL培训部主任,将她的职业优势用到了邻居节。

阿胖给每一位可以识字的儿童发一份“猜谜答题Quiz für Kinder“,内容很微妙贴切:今天我们过什么节?你看下场地上三角彩旗挂了多少米?-答:100米。那根黄瓜多少克重?-答33克。可否请说出咱们这个花园里的任意六种植物名?

一共十题,答对五题者,可以获得阿胖颁发的一包小礼物。我看到一位少年很庄重地站立一旁,两手捧着十几包礼品,哦,原来是阿胖的儿子约瑟Josef。

我们华人参与其间深切感受到,若要被外人接纳,需留意两个要诀:其一,欲受人尊重,先要尊重自己,主动展现出不卑不亢;其二,欲参与团队,先要成为“主人”,所以在挑选和制作食物的时候,不要显摆,但,一定要用心,能主动,且乐于摆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