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华人】养母展示人间大爱 ,文化之旅收获硕果

原标题:德国媳妇丁恩丽:水血交融一家亲

作者:夏青青

 

旅行可以开阔视野,登山能够荡涤心胸,沿途赏阅人文奇观,一路见识天地大美,实为人生乐事。我喜欢旅行,也喜欢登山。倘若在旅途中偶遇山峰,少不得要亲自登临一探究竟。每次登山总充满期待,微笑着迈出轻盈的第一步。山路蜿蜒,山风习习,随着脚步的移动,视角的变换,山峰以千变万化的姿态呈现眼前。在气喘吁吁地登上峰顶之前,永远不知道还有怎样的风景在前路等待,登山的趣味正在于此。我时常想山峰不同于好客的平原,不会直截了当地敞开心胸,拥抱每一位路人。他是一位促狭的主人,只邀请有缘人登堂入室,掀起层层面纱,揭去重重迷雾,发现面纱遮掩的秀色,迷雾掩映的风光。倘若你视山路为畏途,不愿跋涉攀登,那么对不起,你将永远无法屹立山巅,脚踩满山青翠,胸抱猎猎山风,挥手间把尘俗撒落风中。

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有时候如履平原,有时候如登高山。对丁恩丽女士的采访如同登山,一路上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江南美女恩丽

与恩丽两次相逢 独特经历惹人好奇

 

认识丁恩丽女士,迈出登山的第一步,缘于我在2018年加入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丁恩丽女士是协会副会长。她在微信群里表示热烈欢迎,我们相互添加微信,后互赠文集,开始最初的接触。作为文友,首先要从文章中了解对方。收到她的文集《永远的漂泊》,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来,读后两篇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一是中篇小说《永远的漂泊》,文中描述越南华裔被迫离开家园漂泊异乡艰难融入的故事,确切地说是因为难以融入,最终成为永远的漂泊者的故事。读后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她为什么选择越南华裔作为文章主角而且对他们的生活如此熟悉呢?其二是系列散文《瓷器的故事》,文章讲述她的德国先生及其先人跟中国瓷器的渊源,从文章中了解到她先生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履足中国。他们是在某次旅途中认识的吗?我暗自揣测。

丁恩丽女士文集《永远的漂泊》

 

其后信步登山,边走边看。丁恩丽女士是德国《华商报》的专栏作者,我在她的专栏“文化之旅”读到一篇文章《你今天拥抱你的孩子了吗?》,题目和题材都让我好奇。文中匿名写到一个移民家庭的遭遇,那个家庭孩子多,父母为生计奔波,语言沟通有困难,以致于德国学校和德国青少年机构误以为父母不关心孩子,对孩子疏于照顾,考虑剥夺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权。文化冲突是海外写作者共同关心的题材,可是这篇文章的角度太罕见了,不是一般人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作者在文中透露她以翻译者的身份直接介入这个案例,莫非她在社会福利署从事针对华裔移民的翻译工作吗?我猜想。

一步步前行,不断发现全新的风景,让人对后来的风光充满好奇,渴欲一窥全豹。然而丁恩丽女士生活在德国西北部的奥斯纳布吕克(Osnabrück)附近,而我生活在德国东南重镇慕尼黑,遥远的距离使我们不容易坐到一起。结成微友半年后,《华商报》组织第六届作者编辑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们在去年十一月初第一次在现实中见面了。

为了方便长谈,我们约定同住一室。初次见到的丁恩丽短发圆脸,笑起来一双弯弯的眼睛透着温暖,令人如沐春风。了解她精力旺盛勤于笔耕,看她外貌端庄不见风霜,我没有顾虑便直接询问她的年龄,得知她竟然是五零后,已经年过花甲,真的让我大吃一惊。五零后?经历文革洗礼和改革开放,阅历丰富,这些在她的容貌上没有丝毫体现。有人说四十岁之后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想到她在新浪写博使用的笔名“老来天真”,不禁暗暗颔首,保持童心应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聊天中谈起各自的家庭情况,得知她有两个女儿,一个是亲生,跟我的阳光王子同年;一个是养女,比亲生女儿年长一岁。亲生女儿跟阳光王子同年?那……我暗暗心算,四十多岁生女?真是高龄产妇了!怎么还会有养女,比亲生女儿大一岁?她的人生经历显然充满惊喜精彩迭起,我脑子里画满问号。虽然十分好奇,可是联谊会安排异常紧凑活动十分精彩,每次回房都时间不早没能深入长谈,我只能耐心期待后日。

终于,终于山巅在望,谜底揭晓。今年五月中旬,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与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联合主办第一届欧洲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我们得以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重逢。研讨会日程安排紧凑,我们见缝插针约好星期天早早起床,赶在早餐之前长谈。清晨六点钟,当大多数客人仍在酣睡时,我们在酒店一楼会议室外面的大红沙发上相对而坐,听她娓娓道来,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丁恩丽女士在第一届欧洲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发言

 

偶然机会留学德国 诊所巧遇真命天子

 

丁恩丽是江南女子,出生于南京。父亲是汽车技师,母亲是幼儿园老师,家中有哥哥、姐姐和妹妹四个孩子,她在一个清贫而温暖的家庭长大。从小父母忙于工作,工作单位距离较远,中午无暇返回照顾孩子,比她仅仅年长三岁的姐姐自动承担起家务,利用上午课间时分,回家安排炉火淘米,放学后煤球烧得正旺,姐姐麻利地煮饭炒菜,让几个孩子及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饭后赶去学校学习。回忆往事,她对大姐满怀感激。

1975年丁恩丽女士高中毕业,按照当时政策规定上山下乡。文革末期,对这一政策的执行已经不太严格,各个单位在附近寻找协作的农村公社,职工子女可以就近下乡,节假日回家探望父母非常方便。她自己坦言,下乡两年没有像老知青们那样吃很多苦。

或许真的是缘分未到,看她秀丽的外表,很难想象她在大学以及工作期间一直没有恋爱,也没有结婚成家。作为老姑娘,免不了忍受旁人的纷纷议论,好在她母亲和家人从来没有给她施加压力,没有催婚逼婚。时光步入九十年代中,已是中年的丁恩丽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命运开启了她的德国之旅。

1997年来到德国是她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经历初到德国的挫折,在这里遇到她的真命天子,并且在高龄成为一名幸福的母亲,经营一方属于自己的幸福天地。

丁恩丽女士在国内学习中文,到德国申请汉学系。来到德国学习德语一年,顺利通过语言考试,可是当时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汉学系还没有成立,她不得不改为古德语专业,开始啃德国人都望而却步的古德语。上天是公平的,在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的艰难时光,健忘的月下老人终于想起了自己的职责,巧妙地安排她去看牙医,认识了一位非常热爱中华文化的德国牙医。这位德国牙医多次去过中国旅游,在学习中文,请中文专业出身的丁恩丽女士担任他的中文老师。在频繁接触中,他们双双坠入爱河,决定携手终生。可是正式结婚,办理各种需要的证件,繁文缛节耗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直到2003年,终于手续齐全了,他们喜结连理。她在高龄自然顺产生下可爱的女儿,使作为女人的她再无遗憾。

修主编慧眼识英 作家协会圆梦出书

 

似乎是为了弥补前半生对她的疏忽,后半生上天对她特别眷顾,她中年以后的生活格外多姿多彩。结婚生女后,她一心一意相夫教子,一边抚育女儿,一边到丈夫的诊所工作,跟丈夫一起面对生活中的琐碎,同时尽己所能回报社会,义务为社会福利署担任中文翻译。闲暇她重新拾起自己对文字的爱好,在新浪开始以“老来天真”的名字写博,记录女儿生活点滴,记述海外所见所闻。她到德国留学之初,在小镇上结识多位越南船民。这些越南华裔在排华的浪潮中背井离乡在公海漂泊,幸而被国际组织救起,幸运地来到德国。然而重新扎根融入陌生的文化并不容易,他们衣食无忧却并不快乐,在心灵上仍感觉漂泊无依。她拿起笔来写下他们《永远的漂泊》的故事,贴到新浪博客,引起《华商报》主编——修海涛先生的注意。修主编慧眼识英才,在报纸连载这篇作品,

丁恩丽从此正式走上写作的道路,在文字中找到心灵栖息的港湾。

2017年8月12日,出席德国《华商报》联谊会的美女作者们在Bodenwerder街头与“吹牛大王”的铜像合影。后排右一为恩丽

 

女儿一天天长大,上幼儿园,上小学,结交同学,女儿的一位好友最终加入这个家庭,成为她的养女。

在这次欧洲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期间,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隆重推出该协会的第一本合集《走近德国》。这部文集的第一篇就是丁恩丽女士的《丽莎的母亲自伤之后》,写的就是她的养女“丽莎”如何来到她家的故事。“丽莎”的亲生父母是越南船民,婚姻失败,母亲精神受创,失去女儿的监护权。青少年福利署本来可以安排她去亲戚家,她的外婆和姨妈就在同一小镇,可是“丽莎”却请求要到好友“真儿”家,也就是丁恩丽女士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适应和青少年福利署的审查,丁恩丽夫妇正式获得“丽莎”的监护权,成为“丽莎”的养父母。

2018年11月4日 ,《华商报》第六届读者编者联谊会,参观Reichsburg Cochem古堡时,部分作者与总编修海涛(左四)合影,左一为恩丽

 

为养女自学心理学 无私母爱令人感动

 

相信现代父母人人对教育子女有诉不尽的酸甜苦辣,亲生子女尚且如此,养子女更加轻不得重不得,丁恩丽女士如何适应养母的身份呢?我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教养养女和亲生女儿一样,既不虐待,也不溺爱,而是一视同仁,该管就管,该说就说,该爱就爱,一切为了教育她成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她微笑举例说,养女加入这个家庭后,她马上为养女布置了一个房间,跟女儿的一模一样。任何东西,女儿有的,养女必然也有,决不让养女感觉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二等孩子。刚刚来到这个家庭时,“丽莎”才十岁,夜里想妈妈,哭泣着来到她的床前。即使半夜她也会爬起来,抱紧养女对她说:我了解你,明白你想妈妈,可是你也清楚深更半夜不能够去找妈妈。

现在你好好睡觉,明天白天我陪你去看望妈妈。在她的抚慰下,养女情绪渐渐平息。养女学习遇到问题,她多方开导鼓励。为了更好地照顾养女,她开始自学心理学,发现情况见招拆招,马上正面处理解决。几年过去了,女儿课堂成绩优秀,课外是踢踏舞健将,养女情绪稳定,踏踏实实地学习,两个女儿花样绽放。研讨会前夕,她携全家回国探望九十二岁的高堂老母,在朋友圈贴出照片,一双花季少女围绕银发祖母,三个人都笑靥如花,根本看不出这一对姊妹花并没有血缘关系。

丁恩丽女士家花园一角

 

今年春天,我在她的朋友圈看到几张照片一段话:七年前的今天,养女来到我家。七年后的今天,她为我们做了一顿晚餐表达她的感恩之情。这顿饭从昨天就开始准备了,今天放学回来一个下午都在厨房里忙碌,不允许我进厨房。晚餐桌上有她送给我们的鲜花和巧克力,还有一张她亲手制作的感恩卡片,卡上写着:若要问我这几年学到了什么,那就是我懂得了一个家庭的组成不必非有血缘关系不可,彼此有爱,彼此需要,彼此理解,这才是一个幸福家庭的基石。七年来,我想不出比你们更好的寄养家庭,通过你们我成长为今天这样的我!我永远无法用语言或行动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谢谢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

从贴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养女一笔笔精心描绘的图片,一行行用心写下的文字。晚餐看起来色彩诱人,想来味道一定不会差。丁恩丽女士留言说:读了养女的卡片,我热泪盈眶。下面微信好友们纷纷留言表示感动,为这段没有血缘的母女情缘感动,为这样的养母点赞,为这样的一家人点赞!

看着一张张图片,一段段留言,我也不禁热泪盈眶。能不热泪盈眶吗?在脚步日益忙碌亲情日渐淡漠的今天,遇到这样一个不是因为血缘关系而组成的温暖家庭,怎能不感动呢?坐在法兰克福大酒店的红沙发上,听她亲口叙述收养女儿、抚育养女的故事,我又一次眼眶潮湿。丁恩丽女士的故事,让我想起八十年代初在国内看到的一个电视剧《但愿人长久》。故事讲述一个五口之家,五个不同的姓氏,年迈的婆婆、孀居的儿媳、年幼的孩子,一家三代遇到一个孤儿以及他的养父,最终组成一个家庭的暖心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没想到在异国他乡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暖心这样感人的真人真事。

丁恩丽女士居住的小镇

 

血,一定浓于水吗?未必。水和血能够亲密无间交融在一起吗?可以的!丁恩丽女士和她两个女儿的故事就是活生生的证明。祝愿这水血交融的一家人能够长长久久地相亲相爱,幸福生活直到永远。

屹立山巅,我久久无言。天地有大美,人间有温情。

相关链接:【沈诗任笔】拜会德国恩丽姐一家:满怀中国诗意在海外漂泊

注: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