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国电影节带给我的“人性的反思”

原标题:德国中国电影节

看竹原青导演的影片《星溪的三次奇遇》有感

文/穆紫荆(德国)

德国中国电影节来到了法兰克福。这一次我终于有机会去凑一次热闹。从感觉上说,我应该是属于电影节的狂热分子。出国前,上海文化局每个月都有一两次所谓的过路片,也就是不公开放映的内部电影给文化系统的人观摩。过路片一到,常常是几天之内,两场两场地连着看。夏天套了毛衣坐在电影院里,每隔一个小时左右,便有电影院的工作人员进场拿了(普通家里用来喷敌敌畏杀蚊子的那种) 喷筒喷洒香水来清醒空气。那都是一场坐满几百上千人的上下两层楼的电影院。现在时过境迁,这样的观摩是不再有了,但是作为一个在德华人,去赶场子观看由中国送过来的原版(英文字幕)中国电影,那份心情却是和之前毫无二致的。

无奈,2月20日、21日两天下午我都上班无法去,22日那天不上班可以去时,却又喉咙痛了。所以也就只能在家里休息。23日周六按照心中的理想,是想从下午14点一直看到晚上9点的,无奈中午有饭局,14点的赶不上,于是便只能先在16点的那两部片子中选一部。在悬疑、惊悚、犯罪片《捉迷藏》和剧情、奇幻、冒险片《星溪的三次奇遇》之间我选择了第二个,也就是《星溪的三次奇遇》。原因很简单,就是想选个轻松点的。

电影海报

但是当我和先生坐在放映厅中之后,他还是和我提到了《捉迷藏》。说他已读过介绍,故事很复杂。我说:“就在隔壁。”言下之意是,真想去的话,还可以换过去。不过我们两个都没有动窝。还是选择看《星溪的三次奇遇》。

说了那么多类似废话的铺垫,意思就是想说,我们这一次和电影《星溪的三次奇遇》的遭遇,也可堪称是奇遇。差一点,就和它擦肩而过了。

然而,该相逢的总会相逢,冥冥之中我只看了这一部,却可以认为自己看到了这次电影节中很值得看的一部。下面我就来摆摆我的理由:

 

人与人之间的反思:我们曾经失落的良心在哪里?

《星溪的三次奇遇》Three Adventures of Brooke,从总的大框上来说,这是一部很清淡也很平和的片子。但是它却不时地观众的脑子带来问号式的冲击。短短100分钟,几乎是每隔十分钟就有这样的一次或小或大的激荡。这不得不让我对中国的新一代影片的编剧和导演的功力生出赞叹。

比如这部片子的结构不是一条线式的,而是三段小重叠式的。三个彼此独立的奇遇故事,在同一个背景和同一个地点开始发生,却向三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第一个奇遇,发生在同龄同性之间,一个来自中国北京的女孩,和另一个居住在马来西亚北方小城亚罗士打当地的华裔女孩,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从信任到不信任再到信任。期间涉及到了一个基本人性的问题,也就是良心和诚实。

当从北京这样大城市来的女孩发现自己花高价买下的水晶石和女友同时丢失之后,怀疑对方是和水晶店的老板串通好的骗子。

导演竹原青和法兰克福观众对话

而事实上却是,马来西亚女孩,知道水晶的卖价高得离谱之后很气愤,她不能允许水晶店老板这样欺负一个从那么远的地方跑来的客人。于是便趁女友熟睡时,拿了水晶石去水晶店找老板理论去了。老板自然不承认自己卖的是高价,于是决定全款退还,收回水晶。

至此,影片很明确地让观众联想到,现代化的大城市对人性的扭曲。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失去的最起码的信任和良心,而这些却在一个偏远的不起眼的马来西亚的小城还保留着。

其次,是价值观问题。北京姑娘星溪拿到退还的钱款,因为对那块水晶石念念不忘,决定再去买回来,到店里后,却因为老板不在,守店的老板娘不懂价格,给丈夫打电话问又打不通,于是老板娘便自作主张说:“2百块卖个开张吧,我们是很讲诚信的,绝对不会亏待你的。”这样的诚心诚意,结果换来的是什么呢?两个女孩子,从大城市来的认为,价格这么低,这水晶石看上去就不像是先前那一块了。且因为价廉越看越开心不起来。而当地的马来西亚姑娘却认为,那个老板娘太傻了。紧接着是引发出大城市来的姑娘的良心发现,她终于撇开自己的价值观,将注意力放到了一个问题上:“我们怎么可以欺负一个傻子呢?老板回家要是知道了,还不打死她吗?”

我觉得这个故事,是三个故事中,最击中人性本质层面的。两个女孩子的交往,通过马来西亚姑娘不沾任何功力主义的淳朴,将人类之间最初最纯的真心呈现给观众,就如世间珍贵的水晶。

说实话,一个生活在目前中国社会这样一个拜金拜权社会风气下的年轻一代电影导演,能够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索,用自己的影片向社会发出良心的呼唤,这种责任感让我钦佩。这说明中国社会的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并开始注重填补这方面的失落和空白了。

 

人与社会之间的反思:

我们的现代化标志是符合人性的还是反人性的?

接下来影片的第二个故事,表现的是类似同事或者说合作者之间的关系。三个马来西亚大男人邂逅了来自北京的星溪,在这一段奇遇中,他们毫无杂念地陪她吃陪她玩,也同样是毫无功力主义和色情意念。也是一种很淳朴的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包括这三个男人之间的相处和友情,也是很正直。既无刻意的承欢拍马,也无我尊你卑的等级观念。彼此之间说的也都是交心话。不是那种你防我,我防你的。

议员是兼职的。一心想在自己40岁的时候,为当地老百姓做实事,改建老城区。然而,来自北京的星溪,却处处看着老城区好。说那地上的老瓷砖多么好,在北京的古董市场多么值钱。而那些居住在老城区里的小业主们,也就喜欢原来的味道,根本不想被改建更新。

影片至此揭露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什么才是现代化的标志?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给一个城市带来的是真正的安逸和舒适吗?现代化到底是符合人性的还是反人性的?

当我们听见影片里的北京姑娘说:“在北京,像前门这样的地方老北京人已经都不再去了,而你在那里所吃到的各种北京小吃也都不是北京人做的。”时,我的心像被电击了一样,一阵寒颤。说实话,这样的改造究竟是好还是坏?我们改造的目的不是要将城市变得更美更好吗?那么怎么老北京们都不再喜欢去了呢?大片的拆迁、大片的改道、大片的造新的高楼大夏、在毁掉老城区、老建筑、老面貌的同时,我们还毁掉了什么?一个来自北京的姑娘,什么好的没有见过,却为什么会在亚罗士打看见一望无际碧绿的稻田就忍不住想去亲近?

导演竹原青

 

人对自己的反思: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影片的最后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代人之间对人生所做的共同反省。通过法国著名演员帕斯卡尔·格雷戈里所演的法国作家和来自北京的星溪(演员许芳铱)的第三段奇遇开始往更高一层的精神层面而去。通过两个人各自的自我反省,揭示出两个很沉重的话题:

第一个是我到底是谁?

在影片中,星溪因为自己的名字和马来西亚的亚罗士打的含义完全一样,所以在她的心里,有一条名叫星星的小溪,飘忽在理想里。她觉得它很神秘,很奇幻。所以一直想见见这条小溪的样子。直到最后,她见到了——原来是一条有点脏又有点臭的很不起眼的就在街角那边流淌着的很普通的小溪。这是不是太讽刺了?

是的,这一真相也如雷电般地打击在观众的心上,哪一个人的名字不包含着美好的意义,但残酷的是,事实上,又有哪一个人的一生,是避免得了有错误和不好的时候?难道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我们在人耳朵里的名声是多么的好听,当我们面对和直视自己的时候,不都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吗?且这是一代一代都如此的。

第二个沉重的话题是:我们该怎样活?

是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活呢?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话,是人要为自己活,然而,当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时,他会真的快乐吗?这个故事中,年已六十的男主公所作的自我反省给我们的启示是:能为帮助别人而活的人生,虽然很累,但却是是最快乐的,也是可以立刻让人忘记一切个人痛苦的。而年正芳龄的女主人公所作的自我反省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珍惜眼前人。她曾经因为贪睡而拒绝丈夫凌晨去机场临行前的一个吻,结果丈夫去后出事,她永远失去了他。

到这一步,不得不说,影片在100分钟内,给我们的心灵所带来的撞击是巨大的。

《星溪的三次奇遇》Three Adventures of Brooke出品于2018年,同年7月便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在和导演沟通的过程中,她坦诚这部电影在国内是属于小众电影,也就是说,看的人或者看后觉得喜欢和好看的反响不多。这一点我想是由于中国大众的欣赏水平和中国媒体的评论眼光,还停留在看电影就是看个热闹的水平上,在现如今短平快的生活节奏下,已经很少有人会带着审视和学习的眼光,边看边思考的的缘故吧。然而这部片子,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反响据导演介绍也是很不错的。就像今天我们所参与的观众和导演的对话,华人观众和德国观众都提出了各种经过对影片反思所得出的结论。甚至有人将它和德国影片《罗拉快跑》相提并论。(注:《罗拉快跑》德語:Lola rennt。1998年8月20日出品。导演汤姆·提克威。在独立精神奖中获最佳外国电影。)

导演和作者

感谢编剧兼导演竹原青女士给我们创作了一部这么好的影片。当电影结束之后,她来到观众面前,和大家一同交换感想。从而,我得知这部电影是她的处女作。她原来是做电影剪辑的。这一次不仅自己写剧本,还自己做导演。真的很不简单。通过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年轻一代的功力和实力。赞而推荐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