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笼罩巨大阴影:德工业界要欧盟对中国“硬起来”

德国华商报讯:

 

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冲突还在紧锣密鼓的谈判中,而德国这里也出现了幺蛾子。德国工业联合会(BDI)近日推出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原则文件,题目是《伙伴和全面竞争者——我们如何与中国由国家操控的国民经济相处?》(Partner und systemischer Wettbewerber – Wie gehen wir mit Chinas staatlich gelenkter Volkswirtschaft um?)。这个文件共有25页,包括54点具体要求。该文件的基本内容是要求欧盟工业界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抵抗来自中国的竞争和并购。

 

德国工业联合会标识

 

文件发出之时,正值美中贸易冲突加剧,而这两个国家属于德国的最重要贸易伙伴。2017年,德中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880亿欧元。尤其是德国的汽车生产商大众、戴姆勒和宝马严重依赖迅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而且,中国方面多次表示,中德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在中美贸易冲突发生时,中国也很希望与德国和欧盟其他国家结盟,共同对抗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

今年是欧盟的大选之年。欧洲议会的选举将在从5月23日到26日在欧盟27国举行。欧盟委员会也将同时换届。而德国工业联合会表示,在此刻推出这个文件,就是要影响欧盟的对华政策。由此可见,其用心深远。

2018年10月31日,路透社已经提前获得了该文件,并予以报道。今天,也就是2019年1月10日,德国工业联合会在自己的网站上贴出了在线阅读的文件全文,并发表了一个新闻稿。德新社也于同日发布新闻报道,详细介绍了文件的内容。

 

德国工业联合会的中国文件封面

 

德国工业联合会是36个工业行业协会组成的经济政策性总会。联合会的职责是维护及促进其关联工业行业的所有共同利益,也是德国工业界最为重要的院外游说组织,还是德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律的咨询对象。尽管其提议并不总是直接转化成为政策,但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

联合会主席肯普夫(Dieter Kempf)表示,与西方世界此前的期待不同,北京政府在可以预见的时间之内都不会朝向市场经济和自由主义转型。中国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扰乱市场和价格,后果之一是造成世界范围的产能过剩,比如在钢铁领域。今后类似情景也会发生在机器人或电池等产业中。他说,“欧盟为了强大的企业需要一个雄心勃勃的工业政策”。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Dieter Kempf在2017年的联合会年会上

 

这份文件的核心内容是:采取开放和社会福利市场经济体系的欧洲和德国工业界在世界市场上依然占据强势地位。但是中国日益占据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和强大起来,欧盟必须小心,在人工智能等未来关键科技领域不要掉队。与此同时,一场制度之争也日趋激烈。在许多相关的竞争领域中,欧盟都处于落后位置。德国工业联合会要求欧盟对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表达相当强硬的立场。因此欧盟必须采取强硬措施,应对中国。中国市场可能永远不会真正对欧盟开放。联合会呼吁在同中国这个重要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的交往中实施新战略: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对华经济交流的良好机会发展经济,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中国给德国和欧盟带来的风险。

 

德国工业联合会的中国文件目录

 

文件表达出了德国经济界和政界在与中国的交往中不断增加的忧虑感。德国之声报道说,该文件指出,共产党对经济和社会所有领域的控制也是问题:“在我们的开放式市场经济模式和中国的国家操控的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体系竞争”。文件表示,德国和欧洲的政界、社会、经济界需要有对这一挑战的广泛、公开的讨论。德国工业界或许不仅从经济的角度,而且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看到中德之间的根本差异,从而提出了这种通向经济冷战的战略。

在该文件中,德国工业联合会一方面强调了中国对德企的重要性:“在可见的将来,中国仍是一个强势增长的市场、世界经济的引擎、德国工业的重要销售采购市场”;另一方面,这个制造业利益集团走出不同寻常的步伐,要求企业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存在和活动:“尽管中国市场有着强大吸引力,对(德国)企业来说,仔细评估在华活动的风险却日益重要。”文件称,要紧的是,“必要时,通过供应链、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多元化,最小化现有依赖性”。

德国工业联合会文件要求联邦政府内部、欧盟成员国之间、欧盟和包括美国在内的持相同立场的伙伴之间有更密切的协调。文件指出,“没有一个欧盟成员国能独自应对中国带来的经济和政治挑战”,只有一个强大的欧洲才能提供答案。德国工业联合会还要求欧盟,制定能与北京的《中国制造2025》相匹敌的富于雄心的《2030工业战略》。

文件指责中国对欧盟推行低价倾销政策、加强收购欧洲高科技企业、实行国家干预。在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中,中国也经常使用这些颇具争议的手段。德国工业界现在就此发出警讯,要求对北京采取更为强硬的路线。德国工业联合会要求欧盟必须将市场经济体打造的“更有韧性”。

为了让欧洲和德国在与中国国家资本主义体制的较量中能够更具有竞争力,德国工业联合会在报告中提出54点要求。具体内容包括,欧盟加强资助法和反补助政策工具。欧洲必须对那些接受中国政府资助,同时不在欧洲生产的那些企业加强打击。虽然来自中国的投资原则上依然受到欢迎,但必须引入新的国家补助监控机制,调查中国公司是否在政府资助下收购欧洲企业,并在必要情况下出手阻止。

在政府招标项目中,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对于外国厂商提出的倾销报价,必须调查是否存在国家补助的行为。欧盟企业并购监控机制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中国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兼并方式打造巨型企业集团,而欧洲的反垄断机构在审核并购案时却仅仅将欧盟内部市场作为参考标准。“这里必须作出调整,允许通过市场机制组建欧洲的领军企业。”

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在就西门子和阿尔斯通列车业务部门的合并进行审核。这两家公司试图以此应对来自中国中车集团(CRRC)的挑战,后者已经是该行业的全球第一大企业。媒体报道称,西门子和阿尔斯通合并案却有可能因为欧盟反垄断机构的反对而夭折。德国工业联合会的报告中写道:“与中国的制度竞争迫使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更为具有战略性和长远眼光。”肯普夫强调,德国工业界希望继续利用与中国进行经济交往所带来的机遇。在欧洲,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的做法必须与从前一样是例外情况。

除此之外,欧盟需要增加财政预算:“研究经费应该在今后七年内提高到1600亿欧元,也就是在现在水平上增加一倍。”

德国工业联合会还要求中国对外国投资者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可以相对自由地进入欧盟内部市场,而反过来在华外资企业却不能享受同等待遇。”

德国联邦政府此前加强了外资收购的门槛,防止外国间谍活动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此举被普遍视为主要针对中国。德国内阁为此降低了外资收购审核的门槛,将非欧盟国家公司收购德国公司启动国家安全调查的收购股份比例从之前的25%降低到10%。

 

德国工商大会会标

 

德国工业联合会的主张,也在德国经济界引发了争议。在德国经济界影响深远的半官方机构“德国工商大会”(DIHK)就此文件提出了批评。该组织的对外经济负责人Volker Treier 对路透社表示,“人们必须考虑到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说出的每一句话需要三思而后行”。德国有90万个工作位置做中国的出口生意。“人们不可能通过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撤退而改变这个国家的政府”。因此,他认为原来的原则“通过贸易带来改变”没有过时。

 

德国工商大会对外经济负责人Volker Treier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