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光影】德国二战的爱情故事,重塑“死亡之曲”的真正含义 带人思考生命的意义……

原标题:你是我的欲望之火,也是我的绝望之歌——看电影《布达佩斯之恋》

作者:王雪妍

 

不久之前,我和家人去布达佩斯旅行,看到多瑙河岸上那几十双用来纪念二战中遇难的犹太人的铁鞋,我的头脑中忽然闪出一部经典的电影——《布达佩斯之恋》。后来当我们走到街边一间装修古朴的餐厅前,我不禁停下脚步,透过落地窗,耳边仿佛传来那首令人费解的凄美钢琴曲,似乎看到美艳动人的伊洛娜正手端盘子穿梭于餐桌之间,两个深爱着她、她也深爱着的男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婀娜优雅的身影……从布达佩斯返回家中,我决定放散文游记于一边,先来写写这部曾深深打动我的既唯美又伤感的电影。

电影《布达佩斯之恋》海报

 

《布达佩斯之恋》由德国和匈牙利两国合拍完成,于1999年10月在德国正式上映。本片改编自德国作家尼克·巴科夫(Nick Barkow)的同名小说,由德国导演罗尔夫·舒贝尔(Rolf Schübel)执导,豆瓣评分高达8.7分。这部电影具有好莱坞式的紧凑节奏,干脆利落的情节设置,同时又具有欧洲电影的精致又文艺的画面,剧本方面也是出类拔萃的,几乎所有的镜头都起到了情节交代的作用,在流动的剧情中穿插着无数个伏笔,叙述结构几乎无懈可击。电影原名是《Gloomy Sunday – Ein Lied von Liebe und Tod》,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忧郁星期天——一首爱与死之歌”。“爱”与“死”正是这部电影里的想要探讨的主题。

灵与肉的交融

片中的餐馆老板拉西罗说:“每个人都想一箭双雕,一是肉体,二是灵魂,能填饱肚子的和能饿坏肚子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丽的伊洛娜是幸运的,她在两个深爱着她的男人之间尽情享受着爱情的滋润。善良而又有些市侩的拉西罗带给她生活上的安全和富足,帅气又有些忧郁的餐厅钢琴师安德拉斯则为伊洛娜带来了精神上的喜悦和满足。

影片中有几处高能镜头使人看后不由得血脉贲张——伊洛娜在浴缸里的赤裸的优美胴体,她和情人在床上的激情云雨……这段不伦的三角恋情强烈地冲击着世俗的爱情观念,可是却并不显得色情、低俗,没有一丝违和感,相反却被导演拍摄得细腻浪漫。影片微微昏黄的复古式的色彩基调,使全片散发出一种沉静厚重的力量。女主角伊洛娜的美并不是妖冶的魅惑,而是在端庄优雅的外表下看似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万种风情,是女人见了都会忍不住赞叹的美艳。有网友评价说:“这部电影里有女主角出现的每个镜头都是高潮。”难怪片中的几个男性角色都拜倒在她的裙下而不可自拔。

剧照:美艳的餐馆女招待伊洛娜

 

当然,拉西罗和安德拉斯所代表的“肉体”与“灵魂”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融洽相处的。拉西罗回头看着空荡荡的黑暗街道,知道伊洛娜今晚已经选择了安德拉斯的方向,失望和痛苦的心情溢于言表。他们三人之间也发生过激烈的争吵,两个男人指责伊洛娜是造成痛苦的根源,试着找到一个能协调三人关系的解决方式。在一个宿醉的夜晚,拉西罗和安德拉斯互诉心声,发现他们其实是统一在一个身体里的两个部分,彼此不可分割。拉西罗收回了前一天说过的要解雇安德拉斯的话,一句“安德拉斯,你又被重新雇佣了。”令三人的关系重又归于平衡——草地上,拉西罗和安德拉斯安静地同时躺在伊洛娜两侧的臂弯中,三人相拥在一起,脸上溢满了幸福,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这段不伦之恋竟然使人不由得感到温暖,并且心生感动。

剧照:三人温馨地躺在草坪上

 

纳粹和死亡之歌

多年以后,德国人汉斯的再次出现,打破了伊洛娜和她的的两个情人之间的和谐生活,电影剧情开始慢慢由喜转悲。这个曾经向伊洛娜求婚未成的年轻人一度心灰意冷,想要投河自尽,幸好被拉西罗及时发现并救了上来,这才捡回了性命。时过境迁,这次重新来到布达佩斯,汉斯已经是一名德国纳粹军官。

剧照:重新返回布达佩斯的德国军官汉斯(右一)

 

他感念具有犹太血统的拉西罗当年的救命之恩,多次承诺保证他的安全,可却在关键时刻将“恩人”亲手送上了开往集中营的死亡列车;他曾经垂涎伊洛娜的美貌,称其为自己生命中的天使,然而却在伊洛娜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将她占有,然后又抛在一边;汉斯最喜欢的乐曲是安德拉斯为伊洛娜谱写的钢琴曲《忧郁星期天》,可是他却并没有将钢琴师放在眼里,安德拉斯伴着伊洛娜的歌声演奏完毕,拔出汉斯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汉斯无疑是影片中的绝对反派,可他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冷血纳粹群体中的一个被放大的个体,与他同行的另一名德国纳粹也曾在餐馆前对拉西罗拳脚相加。真正造成这一系列悲剧的其实是那个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恐怖时代。影片意欲表达二战时期德军对布达佩斯的占领和摧残,却并没有将战场上的炮火与血腥直接展示出来,只是通过几个细节来体现——由于战时物资缺乏,拉西罗买不到与伊洛娜共进晚餐时的蜡烛,汉斯在拉西罗的餐馆里也吃不到他最爱的肉卷;关于屠杀犹太人,汉斯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送他们进大烟囱”……片中传达出来的绝望和压抑的气氛使人透不过气来,和那首令安德拉斯大获成功、却使上百人为之自杀的钢琴曲《忧郁星期天》一样,仿佛幽灵一般游荡在这座古老的欧洲城市里,所到之处,生灵凋敝。

这首贯穿全片的《忧郁星期天》并不是导演为了追求情节的完整性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由匈牙利作曲家莱索·塞莱什(Rezso Seress)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有资料显示,当时作曲家与深爱的女友刚刚分手不久,心里极度哀伤,《忧郁星期天》就是在这样悲恸的情绪支配下谱写出来的。曲子凄美绵长,同时也深沉凝重,并以起伏跌宕的旋律描绘了人类面对死亡时的一种既悲壮又无力的抗争。匈牙利诗人拉斯娄·亚弗(Lazslo Javor)后来为这支曲子填上了词,歌词与旋律融为一体,冰冷而绝望。据说,有人在歌曲中甚至看到了祭奠死人的场景。歌曲在当时一经推出,立刻造成巨大的轰动,好像被施上了邪恶的魔法,相继在意大利、比利时、英国,以及匈牙利等很多地方造成了上百人自寻短见,其中也包括了作曲家塞莱什本人和他的未婚妻。

电影里,汉斯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时,对伊洛娜说:“真是首奇怪的曲子,就像有人跟你说了你不想听的话。”得知这么多人听了自己的曲子之后选择自杀,安德拉斯一度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一心想要找到这首“被诅咒的乐曲”所传达出来的讯息。当伊洛娜放声演唱之后,还没有找到答案的安德拉斯,在这首倾尽他全部爱恋的钢琴曲中也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就在拉西罗即将被纳粹带走之前,他似乎感受到了《忧郁星期天》想要传递出来的真正含义——对尊严的追求。他对伊洛娜说:“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我们会受伤害受屈辱,这些都还熬得过去,只要我们还有一丝尊严。但当有人再向我们头上倒一桶屎的话,告别现世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没有尊严,灵魂便失去了支撑;没有灵魂,肉体也失去了意义。拉西罗在站台上亲眼看着汉斯对自己的背叛,没有咒骂,也没有流露出鄙夷的神情,平静地深吸一口气登上了那趟通向死亡的列车。他和安德拉斯最终都用死亡换取了生命最后的尊严。

剧照:亲眼看着汉斯背叛自己的拉西罗

 

在残酷罪恶的战争时代背景下,听着《忧郁星期天》自杀的人们,是否都是为了维护自身尊严才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真正被诅咒的,传递死神声音的,绝不是一首凄美哀伤的钢琴曲。

五十年后,功成名就的汉斯已经老态龙钟,和家人朋友再次来到布达佩斯这间熟悉的餐厅,看到当年伊洛娜风姿绰约的照片仍然摆放在餐厅里,听到那首熟悉的《忧郁星期天》,突然心脏病发,倒地身亡。至此,这首诡异的钢琴曲好像终于完成了复仇的使命。

对于那些自杀的人来说,《忧郁星期天》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对于伊洛娜来说,她在这首钢琴曲里似乎听到的是“比尊严更重要的是生的希望”。二战时期,伊洛娜也承受了来自汉斯的羞辱,可是在《忧郁星期天》的陪伴下,她竟然活了下来。也许是为了自己和孩子,也许是为了复仇不得不隐忍等待,不管怎样,她的生命里始终充满着希望。我想,《忧郁星期天》非但没有摧毁她生的意志,反而让她的内心更加坚强,支持着她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这首引人抑郁的钢琴曲未必是死神的使者,它同样可以成为支撑人们生存下来的强心剂。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