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关系】“中国制造”再进德国 助力欧洲纯电动长途客运

美中贸易战德国宝马获益成为首个持股过半外企

美中贸易战开打,中国准备联德抗美,德国企业成为收益族群。德国宝马汽车获准提高与中国合资企业的持股比重,从目前的百分之50增加到百分之75,成为中国首家合资企业持股过半的外企。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宝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为“华晨宝马”,由宝马和华晨集团合资成立。目前宝马持有百分之50的股份,华晨持股百分之40.5,企业所在地的沈阳市则占有百分之9.5。

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本月9号,在柏林举行的德中政府磋商会议,在当时访问的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同意下和见证下,宝马与华晨签署了这个最新协议。据了解,在中国外国汽车制造商目前必须跟中国国内合作伙伴分享工厂所有权和利润,但北京在今年4月承诺中方将在2022年前逐步取消这些限制。

 

欧洲纯电动长途客运选用“中国制造”

作为欧洲最大的长途客车运营商,德国FlixBus公司于今年4月末在其法国巴黎至亚眠的长途巴士路线上测试了第一批纯电动客车,这也是世界首条全部使用纯电动客车的客运线路。眼下,第二批纯电动客车也将驶上德国的道路。

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FlixBus公司成立短短五年时间,就已经成为长途客运界的龙头老大——凭借2017年4千万人次的运送旅客数占据了市场超过90%的份额。公司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三位联合创始人之一的约亨·恩格特指出,虽然电动巴士的购买成本相对较高、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柴油巴士的两倍。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未来交通一股不可逆的潮流,是一项对于环境而言非常值得而且必须的投资:“与互联汽车、自动驾驶、共享移动一样,电动交通无疑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我们极其关注这一领域。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这其中涉及到的是决定交通能否可持续以及环保的关键技术。在法国和德国的运营测试只是第一步,我们接下来还有更长远的计划和目标。”

目前Flixbus采用的首批电动客车均由中国制造,分别是在法国道路上测试的中国宇通ICe12m,53座,最高时速100公里和即将在德国道路上测试的中国比亚迪C9,40座,最高时速90公里。恩格特告诉记者:“为了进行在法国的测试,我们筹备了很长的时间,对比了多家供应商以及不同的客车型号,最终决定与宇通合作。而初步测试的结果也很理想,跟之前对方承诺能够达到的情况完全符合,让我们对未来如何继续推进客运电动化有了更明确的想法。与此同时,用户的反馈也都非常正面,媒体同样进行了很积极的报道。我想,这说明了,纯电动客车是符合时代需求而且很有市场的。”

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测试德国黑森州和巴登-符腾堡州电动客运线路的具体时间,但恩格特表示,肯定会在今年夏天完成,而且自己对比亚迪的表现充满信心。

被问及明明当前旗下80%的承运客车都采用了德国供应商的产品,为什么电动客车却要选择“中国制造”,恩格特坦言,德国、乃至欧洲在电动交通领域的发展相对较为滞后,大部分供应商仍处于计划或是观望阶段,暂时还不具备与起步早、技术不断优化、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中国企业竞争的能力。而谈到哪些“评选标准”对于公司选择电动客车来说至关重要,他强调称:“乘客的安全肯定是我们最先考虑的因素,包括加速系统、紧急制动系统、注意力辅助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等。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乘客的舒适度。所以我们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除了驾驶车辆和进行技术检验之外,还会测试长时间坐车的体验并且关注大量的细节。而参与试运行的乘客所反馈给我们的感受更是将发挥决定性的影响。这些反馈全面、详细而且极为精确,将直接决定我们是否会扩大投放规模以及进一步应用到与合作方的项目中。”

据恩格特介绍,两款“中国制造”的电动客车均采用锂电池驱动,目前充一次电只可以行驶两至三小时,距离约两百公里。他期待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可以很快实现这一数值的提升,同时也希望Flixbus的电动客车试运营能够起到促进该行业“德国制造”创新发展的作用。(阮佳闻)

 

中德企业在慕尼黑共商数字化转型之路

“智荟中欧2018”第四届欧洲论坛慕尼黑站17日在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中德企业共同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合作与共赢。

本次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德国中国商会、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中德两国的政商界人士、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代表等300多人与会。

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经商室参赞裴永贵在致辞中说,世界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本次论坛有利于中德两国企业界加深在数字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两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双方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将为中德关系再上一层楼注入强大动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表示,这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四次来到欧洲举办系列论坛,作为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办学项目,学校积极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同时为中国与欧洲企业的交流互动搭建平台。

丁远认为,中国有市场优势,以及国内企业家强大的商业模式创新和优化能力。同时,中国的基础研究还需时间积淀。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德之间存在互补性,两国企业合作机会很多。

德国中国商会主席饶玉勇说,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创新已成为中资企业在德投资运营、两国企业合作的新亮点。德国科研基础扎实,科技实力雄厚,而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产业体系齐全,两国产业和技术上的互补性将长期存在,是创新合作的黄金搭档。

论坛期间,包括宁德时代和阿里云德国公司在内的中德多家知名企业代表还进行了两场圆桌讨论,主题分别是“迎接数字时代:中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拥抱数字技术:中德数字技术的商业场景”。

自2012年以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洲论坛第三次来到慕尼黑。慕尼黑是本届欧洲论坛的首站,之后该系列论坛还将陆续走进伦敦、布拉格、巴黎、苏黎世,为中欧企业间经贸往来搭建有效交流平台。(朱晟/徐扬)

 

组团学习“洋技术”海宁企业赴德国取经工业4.0

拓宽企业家国际视野,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记者从海宁市经信局获悉,6月底至7月初,海宁首次组团企业赴德国参加工业4.0智能化及大数据应用培训。

两周时间内,培训团前往德国柏林和慕尼黑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先后在霍郎豪夫协会机械制造研究所、柏林应用技术大学、波茨坦大学、纺织技术研究所、卡尔迈耶公司、巴伐利亚中国中心、HB皇家啤酒酿造厂、宝马汽车等单位进行考察。

通过开展此次赴德培训,海宁企业家了解了德国工业发展情况,加深了对德国工业4.0的认识和理解,看到了自己企业与德国企业之间的差距,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培训中,德国制造的工匠精神以及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给海宁企业家以深刻启发。

同时,通过参观研究院所和大学,海宁企业家们学习了德国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模式和工业企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增强了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育的紧迫感。

通过此次培训活动,海宁市还与考察单位建立了友好关系,为今后加强与德国研究院所、大学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同时,结识了一批新的学术界、企业界朋友,为海宁未来的对外交流、招商引资工作营造了良好开端。

“这次,海宁的企业近距离体验了德国推进工业4.0实施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德国企业的发展理念也为海宁企业探索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内容,有利于为工业强市建设添砖加瓦。”海宁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慕新海率团赴法国瑞士德国开展经贸交流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关于“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指示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7月9日至7月18日,四川省眉山市委书记慕新海率代表团赴法国、瑞士、德国开展经贸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眉山市开放水平,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国际影响,加快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

这次赴欧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围绕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目标,突出“对接世界先进生产力”主题,重点推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教育培训等领域的签约项目和意向合作项目落地落实。10天时间,代表团前往法国、瑞士、德国的17个城市,开展交流活动25场次,行程紧凑、活动密集。

7月15日晚至18日,赴德国巴斯夫公司、思爱普(SAP)集团、通内斯肉联集团进行交流。德国当地政府和工商企业界人士表示,十分看好眉山的营商环境和发展前景,希望进一步推动经贸交流,形成长久互利互惠双边关系。

坦诚、务实、深入的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期间,四川金象赛瑞公司与德国巴斯夫公司签署《磷酸盐DMPP项目合作协议》。

加强与欧洲城市、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此次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慕新海一行还拜访了法国国会副议长伊夫·杰戈、法国东部大区副主席让·吕克·鲍尔、瑞士布里恩茨市市长彼得·本布伦、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俞建华大使、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张向晨大使等,通报了眉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情况,为宣传推介眉山、寻求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王磊)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格拉默正面临中国企业收购

本来已是座椅生产商格拉默公司大股东的宁波继峰打算收购这家一百多年前在上普法尔茨地区安贝格市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它最初是由马鞍生产商发展起来的。

继峰将加价17%买下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完成这笔收购需要花继峰7.72亿欧元。

据格拉默公司称,相应投资者合同已于安贝格签署。监事会,证券交易所以及公司员工对此都持积极态度。

据安贝格地区IG-Metall工会主席Horst Ott 表示,继峰在准备阶段就已自愿做出广泛的保证。协议书内容包括格拉默仍保持独立上市公司身份,同时继峰也表示想保留格拉默现有管理以及公司架构。

中国对商用车座椅与内饰生产商收购中,来自波斯尼亚的投资财团Hastor家族成为了大输家——至少是道义上的。她早在大约一年前就打算违背管理层和员工代表的意愿将公司收购,却最终没能通过股东大会这一关。尽管Hastor到纽伦堡州高级法庭对这一决议提起诉讼,但诉讼程序的时间很漫长。与此同时,安贝格方面的形势变得更加清晰:在去年上演的Hastor家族收购战中,继峰已白武士角色入股格拉默,成为它的理想合作伙伴。

尽管如此,这是一桩值得注意的交易:格拉默为乘用车、拖拉机,工程机械和卡车生产头枕和中控台在去年创造了高达18亿欧元的销售额。格拉默在德国有3000名,世界范围内一共有15000名员工。继峰成立于1996年中国东部海港城市宁波。它主要为中国国内汽车生产商生产头枕和座位扶手,企业规模明显小于格拉默——2017年销售额只有2.5亿欧元。

相差七倍之多。尽管如此,继峰表示收购资金不成问题­。因为北京把汽车制造业以及相关供应商指定为核心工业,属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一部分。中央政府挑选出十个到2025年能领先世界的行业。中国政府至少预备3000亿美元用于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自己不能完成技术革新,将通过购买方式获取。德国的中小企业和许多国际市场领军者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

一项来自贝塔斯曼基金会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一方面保护自己的工业产业免收外国企业介入,另一方面却大量购买西方核心技术。在过去四年里,德国有175家公司被中国企业收购或持股,尤其以技术型企业为主——比如戴姆勒和机器人生产商库卡。现在是格拉默。(译者: 罗婷婷)

 

京东计划开拓欧洲市场年底前建德国办公室

  京东CEO刘强东近期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计划开拓欧洲市场,并在年底前敲定进入欧洲市场的战略。

在报道中,刘东强表示,作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公司,京东计划在2018年底之前在德国开设办公室。

刘强东说:“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在中国销售来自德国的商品。我也希望在欧洲销售商品。我们必须理清楚这些细节。”

此外,刘强东还考虑通过收购进军欧洲市场。“如果我们看到好机会,就会去把握。”

京东正大举投资物流和线下零售,拓展中国和东南亚以外的市场,在美国和欧洲发展业务。

今年2月份,刘强东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透露,京东计划在“几年内”把业务触角遍布整个欧洲大陆,挑战亚马逊。京东将首先在法国推出该公司的电商平台和配送服务,之后则是英国和德国。

刘强东表示,京东计划于2019年上半年在英国剑桥设立该公司在欧洲的第一个研发中心。这将是京东在中国之外的第二个研发中心,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研究重点。

京东过去两年斥资至少10亿欧元在法国建设自己的物流网络,该公司还在巴黎开设了一个办事处,在法国开设了采购中心,处理从欧洲出口到中国的商品。

京东还计划今年4月在伦敦开设办事处,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进军美国市场。(维金)

 

柏林将阻止中资收购德国机械制造商

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政府将首次利用去年通过的严厉的外来投资法,阻止烟台台海集团收购莱菲尔德金属旋压机制造公司。

据德国商业杂志《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报道,政府正阻止一家中国公司对德国西北部艾伦(Ahlen)镇的机床制造企业——莱菲尔德金属旋压机制造公司(Leifeld Metal Spinning)发起的收购。

据德新社(DPA)报道,在对这项交易进行调查后,政府部长们得出结论认为,交易可能会“危及德国的公共秩序与安全”。

拥有约200名员工的莱菲尔德专门生产用于航天和核工业的高强度材料。德新社称,中国买家为烟台台海集团(Yantai Taihai Cor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