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夜话】德国八大总理特色缤纷性格迥异, 江山美人各有所好

原标题:孰优孰劣:德国总理大盘点

作者:扬之

       2018年3月14日上午,默克尔在联邦议会上,以364票第四次“蝉联”联邦德国总理一职,德国又一届“大联合”政府正式诞生。

       本届内阁由15位部长组成,其中基民盟(CDU)占六位(经济、卫生、农业、国防、教育科研和总理府),社民党(SPD)也占六位(财政、外交、环保、司法、劳动社会、家庭),基社盟(CSU)占三位(内政国土、交通、发展)。内阁成员平均年龄50岁,是历史上女阁员最多的一届政府,算是实现了“年轻化、女性化”的改革目标。

       这次组阁是场“持久战”,共耗时171天;三党达成的“联合执政协议”(Koalitionsvertrag)长达177页;真可谓“前所未有,恐无来者”。面对国际格局的变化,面对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停滞不前,德国新政府将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

       默克尔则有望成为联邦德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总理。这份殊荣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压力。籍此机会,笔者利用以下篇幅,盘点德国历届总理的功过是非,并试图从中找出默克尔的历史定位。

1、“开国总理”阿登纳(1949年至1963年)

 

       阿登纳(Konrad Adenauer)在位5144天。期间,他肩负着新生联邦德国战后重建和重返国际社会的重任。

       他主导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事件:1)不顾社民党的反对,坚持战后德国加入西方阵营(1951年加入欧盟前身 –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与苏联谈判(1955年),解决了上万名德国战俘的返乡问题;3)签订“爱丽舍条约”(1963年1月),促成德法和解;4)与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会晤,推动了与犹太人的和解。

       内政方面,阿登纳与经济劳动部长艾哈德一起,创造了德国战后的经济复苏和起飞奇迹。在社会政策方面,采取“负担均匀法”(Lastenausgleichsgesetzgebung)、法定养老保险制度(Die gesetzliche Rentenversicherung)等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大批德国战争难民的安置、对二战受难者的赔偿以及扩大作为社会稳定关键因素的中产阶级。

       阿登纳当然也有受到争议的方面,譬如,坚决反对艾哈德继承他的总理职务,在“明镜周刊丑闻”中的表现,以及执政最后阶段的恋权行为等。但总体来说,他的执政实践成为此后联邦总理一职的标杆。他在位14年,73岁就职,88岁辞职,成为联邦德国历史上的“高龄”总理,民间称其为“老头”(“der Alte”)。

2、“经济奇迹”之父总理艾哈德(1963年至1966)

Konrad Adenauer总理与他的经济部长 Ludwig Erhard

       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以“经济奇迹之父”之名上位总理一职,在职1142天。他大腹便便的身材似乎也象征着经济复兴和起飞给西德社会带来的富足,因而得名“胖子”(“der Dicke”)。

       可惜,阿登纳的坚决反对,以及经济出现下滑的端倪,使他的总理生涯开始就颇为不顺。他在位期间最大的外交举措是不顾阿拉伯世界的抗议与以色列建交(1965年)。与其前任阿登纳的泛欧立场(戴高乐主义)不同,艾哈德大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加深北大西洋两岸的合作。

       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经济问题,以及党内的不和谐,导致1966年联合政府中的自民党(FDP)退出内阁,艾哈德不得不辞职。

       这位“经济奇迹之父”的上位和下台,可谓“成亦经济,败亦经济”。

3、被人遗忘的总理基辛格(1966年至1969年)

备受争议的基辛格(Kurt Georg Kiesinger)总理

       基辛格(Kurt Georg Kiesinger)这位“短命”总理(在任1055天,不到三年),是德国政府首脑中最少被人提及的一位。但是,他开了联邦德国历史上 “大联合政府”(GroKo)的先河。只是,由于他本人对这一新的执政模式毫无经验,也无充分准备,所以,他的主要精力都不得不花费在三大党(基民盟,基社盟,社民党)之间的窜梭说服工作上。

       他任职期间的主要政治事件是凭借“大联合”在议会中的多数优势,通过了“紧急状态法”(Notstandsgesetze)。他个人的纳粹历史则成为“六八”学生运动和“议会外反对党”(außerparlamentarische Opposition)的主要攻击目标。

       1969年大选,基辛格的竞选纲领集中在反共立场上,他与此相关的“名言”是:“我只想说:中国,中国,中国”(“Ich sage nur, China, China, China”),以提醒德国社会警惕共产主义的威胁。

       大选结果,联盟党虽然保持了第一大党的地位,但自民党拒绝与其联合执政,更倾向于和社民党合作。这让基辛格非常失望和愤怒,表示要“在德国各州议会中,把这个在联邦举足轻重的党(自民党)扔出去。”他的这一失态言论严重损害了他的个人声誉。

       随着“红黄”政府(社民党/自由党)的诞生,联盟党战后首次下野,而基辛格本人也很快被历史所遗忘。

4、“和平总理”勃兰特(1969年至1974年)

勃兰特总理(Willy Brandt)为德国的纳粹罪行而道歉

       勃兰特是联邦德国历史上第一位社民党籍总理,在职1659天。他推行“东方政策”(Ostpolitik),大大缓和了与东欧邻国,特别是东德之间的关系。

       他在华沙的犹太隔离区死者墓碑前的下跪感动了全世界,但他的缓和言行却引起国内保守派的强烈不满,他们在议会对其提出了不信任案,结果未成功。由于他在冷战时期东西方冲突中所做的“缓和努力”,1971年,勃兰特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内政方面,他提出“勇于更多民主”(“mehr Demokratie wagen”)的口号,受到了广大年轻选民的衷心拥戴。

       他任职期间,经历了“石油危机”(1973年)和由此产生的失业率飙升,他的个人威望略有下降。最后,他的总理生涯在一起“东德间谍案”(“纪尧姆事件”)东窗事发后戛然而止。他在解释辞职原因时,否认了外界关于他有可能因“间谍案”而受到敲诈胁迫的猜测,强调此举纯属是为了保护总理一职的廉洁性不受置疑。

       政治观察家一致认为,“纪尧姆事件”只是他辞职的导火索而已,真正的原因是他本人已厌职,并可能患有抑郁症。但他的“东方政策”却为后来两德的统一做出了未雨绸缪的铺垫,功不可没。

5、睿智总理施密特(1974年至1982年)

施密特(Helmut Schmidt)总理非常关注中国的崛起

 

       施密特在位共3060天。他从勃兰特手中接过的不仅是总理一职,还有一个内政外交的烂摊子:极左恐怖组织“红军派”(Rote Armee Fraktion),特别是“德意志之秋”(Deutscher Herbst),让施密特执政的头几年步步惊心。面对恐怖威胁,他坚持“国家不容勒索”和“恪守法治原则”并举的政策。

       内政方面,他领导的联合政府奉行相对保守的偏右路线,所以很难成为左派的朋友。外交领域,他不顾党内多数同志的反对,支持北约的“双重决议”(Doppelbeschluss)。他的这一决定已被历史证明非常正确,也是导致苏东最终崩溃的一个重要节点。但在当时,他却因此失去了本党和民间的支持。1982年,与联合执政伙伴自民党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成为他倒台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口无遮拦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格为他带来了“大嘴施密特”(“Schmidt-Schnauze”)的诨号,但他的睿智和远见,也赢得了广大德国人民的深切爱戴。他离开政坛许多年后,依然被民众视为总理的“最佳人选”。

6、“统一总理”科尔(1982年至1998年)

科尔总理(Helmut Kohl)在柏林墙倒塌后与东德民众握手

 

       科尔是通过“合法政变” 上位的,即,利用联盟党和多数“投诚”到他这边的自民党议员在议会中形成的多数,对当时的总理施密特提出所谓的“建设性不信任表决”(konstruktives Misstrauensvotum)。表决通过,施密特遭弹劾,科尔带领联盟党重回执政地位。

       他在就职演说中承诺在任内实现“精神和道义上的转折”(“geistig-moralische Wende”)。之后,为了巩固其政治地位,他再次使用备受争议的“不信任案”,解散议会,重新大选,从而扩大了本党的议员数量。

       他的政治抱负包括建立一个“畅通无阻的欧洲”(Europa ohne Schlagbäume),即后来的“申根协定”,以及实行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他的最大功绩当属1989年德国的重新统一:他成功捕捉到柏林墙倒塌后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通过充满智慧的外交谈判,不仅结束了民族的分裂状态,而且还让苏联同意统一后的德国留在北约内。

       但是,科尔虽然促成了统一,却低估了统一的代价;他为德国人描绘了一幅绚丽的画面(“blühenden Landschaften”),却被东德这个巨大的经济“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

       1998年大选,这位“统一功臣”,却因统一带来的失业率新高而下台。下野后的科尔,又卷入“非法献金丑闻”中,使这位政治巨人“成于统一,败于黑金”。

       科尔在位16年,超过了阿登纳,但他这个执政5870天的“永恒总理”(“ewiger Kanzler”)的称号,很有可能将被默克尔取代。

 

7、“改革总理”施罗德(1998年至2005年)

施罗德总理(Helmut Schröder)与他的第五任妻子——来自南韩的美女 Soyeon Kim

 

       施罗德在位2583天。他的社民党与绿党(die Grünen)一起,组成了联邦德国首个真正的“左翼政府”,而其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相当的“革命性”:

       外交上,他从支持并配合北约在科索沃(1999年和2001年)和阿富汗(2002年)的军事行动,到2003年正式拒绝参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完成了德美关系的逆转发展。2002年发生在德国东北部的“世纪大洪灾”,使施罗德的危机处理能力广受赞扬,并最终成就了他的连任。

       内政上,他在2003年提出的“2010议程”(“Agenda 2010”),对德国的社会福利和劳动市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个左翼政府去触及中下层民众的利益,这无异于“政治自杀”。但他坚持认为这是拯救低迷多年的德国经济的必由之路,并力排众议贯彻落实了所有这些改革措施。结果,他得罪了党内大多数同志,得罪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得罪了社民党的传统盟友——工会。

       社民党也因此经历了战后的最大分裂,不少党员(包括原党魁拉方丹)纷纷退党,并另组新党。后来,这些分离者又与原东德“统一社会党”(SED)的后继党合并为现在的“左派党”(Die Linke),产生了“左翼之左”的政治势力,改变了德国的政党版图。

       但是,施罗德虽然做尽了得罪人的事,却为德国后来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德国的经济成就举世公认,让欧美其他国家望其项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施罗德的改革措施。

       “成亦改革,败亦改革”,这是施罗德总理任内的最好写照。

 

8、“难民总理”默克尔(2005年至今)

默克尔总理(Angela Merkel)与难民的合影

       客观说,默克尔也算是德国政坛的一个异数,创下了若干记录:她是第一位女总理,第一位原籍东德的总理,上位时最年轻的总理,第一位自然科学家总理,组阁时间最长的总理,并很有可能成为在位时间最久的总理,如果她干完这届任期的话。

       开始她被科尔选中进入内阁时,被许多人视为“历史的巧合和幸运”,而非她本人的能力有多好。她“不显山不露水”的低调风格,也增加了人们对她的这一印象。

      默克尔真正彰显自己的“独立人格”,始于她和自己的“政治教父”科尔因“黑金丑闻”曝光后的决裂。默克尔的内政外交能力在后来的数年中,时有显露,但并不出色。在涉及到联邦制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中,她甚至受到过党内外的种种非议,其执政能力一度受到严重质疑。

     2009年大选,她摆脱了“大联合政府”,与自民党组成了新一轮的“黑黄”内阁。可惜,默克尔的时运不佳: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欧元岌岌可危,新政府的税务政策备受批评,取消义务兵役制毁誉参半,核能政策“朝令夕改”(刚延长使用,就因“福岛核事故”而立刻逆转)。所有这些都给默克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她都有惊无险地趟了过来。

       2013年大选,上届合作伙伴自民党大败,战后首次未进入议会。默克尔不得不再次选择“大联合”模式,并第三次当选为总理。本届任内,她的最大成绩是降低了失业率,可这其实并非全是她的功劳,而是施罗德改革的“迟到效应”。她最大的挑战是克服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2009年以后的“欧元危机”和2015年爆发的“难民危机”。

      金融危机勉强熬过,欧元区也基本维持了稳定,但在难民危机中,默克尔虽然有“人道关怀”的考量,但她“无准备、无协调、无善后”的“三无”做法,导致了德国社会和欧盟内部的分裂。

      虽然她“顺势而为”“静观其变”的风格让她再次转危为安,但这种缺乏创造力和变革力的“拖沓政策”似乎很难给德国以及欧盟的未来发展带来扎实的设计和规划。

       这次“大联合”一度命悬一线,但最后还是成就了她的连任。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默克尔是只“政治不死鸟”。作为一个能在经历数次危机后安然无恙的政治家,即便不说她是有能力的“帅才”,最起码也称得上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福将”了。

       这或许是她个人的福德所致,但站在历史的高度,衡量一个政府首脑是否成功,最终还是要看政绩。回顾过去的十多年,默克尔的政绩乏善可陈,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她与难民潮的关系。因此,拥有多项“政治记录”的默克尔很有可能将以“难民总理”的称号载入史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