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生致力于中德文化交流,如今骨灰也埋葬在德国……

中德民间文化交流的耕耘者

——祭薛晓丹先生

本文作者 萧帆

薛晓丹先生,1987年从中国武汉市来到德国杜伊斯堡市。武汉市和杜伊斯堡市是中德两国之间缔结的第一对友好城市,薛晓丹先生是武汉市选派的第一批赴德访问学者。薛晓丹先生享年62岁,他的前32年是在武汉市度过的,后30年在杜伊斯堡市度过。

30年来,薛晓丹先生致力于中德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事业,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邀请、接待和组织了众多的中国友人访问德国,包括专家、学者、作家、诗人、医生、画家、艺术品收藏家、宗教人士、特异功能人士以及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初步统计约百余人次。他还组织和陪同德国普通民众、各界名流和政府官员访问中国,初步统计约二十余人次。这些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其中有两件事情值得着重提出。

2009年,薛晓丹先生与德国文化友人罗尔夫·乌尔姆先生多次商议筹办面向德国大众介绍中国民众生活的电视节目,乌尔姆先生负责与德国电视台联系,薛晓丹先生负责与中国国内联系。经过艰苦的努力,2010年4月,薛晓丹先生和乌尔姆先生与国内企业合作组建的德中传媒公司成立,薛晓丹先生任总经理,乌尔姆先生任经理,并与德国北威州电视台达成联合创办电视专栏节目《中国时间》的协议。同年8月18日,《中国时间》终于在北威州电视台成功开播,以《社会民生》、《美食健康》、《文化艺术》、《旅游名胜》、《中国制造》等专题,在每天的黄金时段播出,受到德国大众欢迎,社会各界反应热烈。时任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的温振顺先生会见薛晓丹先生,称赞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北威州主管媒体官员盛赞“这在德国史无前例,将是德国电视史上的里程碑”。

从2004年起,薛晓丹先生就开始探索将中医引入德国,多次努力屡遭挫折。2007年薛晓丹先生将中国云南和海南的中医机构引入德国,与巴伐利亚州科堡专区巴登斯坦福斯特市(Bad Staffelstein)建立友好联系。这之后,薛晓丹先生陪同和安排该专区专员和该市市长访问云南和海南的中医院,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医的神奇疗效和规范的治疗技术。他又参与组织了在汉诺威医科大学举办的欧洲中医药研讨会,向德国医学界人士讲解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他还多次陪同久治不愈的德国病人前往中国接受中医民间疗法,请他们回国后现身说法。经过不懈地努力,中德双方达成合作协议,于2010年10月从中国引进十多名中医保健师,在巴登斯坦福斯特市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医保健中心,薛晓丹先生任中心经理。该中心采用中医理疗、推拿按摩、点穴艾灸、中药足疗以及气功等疗法,为德国民众提供保健服务。前来求诊的病人应接不暇,一些自然疗法医生前来观摩学习,多家德国医院表示了合作开展康复理疗的意向。一时间远近闻名,媒体竞相报道。

由于种种原因,以上两件事业薛晓丹先生没能继续下去。但是,这是开拓者披荆斩棘艰辛耕耘破土而出的幼芽,是中德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史上值得称颂的尝试和创举,也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现在在德国,电视媒体介绍中国的专栏节目此起彼伏,中华医疗的奇葩也渐次开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会忘记一位从中国而来的先行耕耘者,长眠在这片第二故乡的地下。

丹丹,愿你在此岸安息,在彼岸与爸爸、姐姐和弟弟相聚。(遥祭于丹丹德国葬礼之前,2017年11月21日)

 

分享: